湖南应用技术学院2019年课堂教学竞赛方案
为办好湖南应用技术学院2019年课堂教学竞赛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课堂教学竞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组 长:李旋旗
副组长:李 敏
成 员:王文龙李新华刘良科林泽鸣胡承德田贵武彭进香江新军汪金良唐振民戴先凤
办公室(设教务处):主任刘良科 副主任戴先凤
秘 书:罗勇卢发松
二、参赛对象
学校60周岁以下的全体专职教师。
三、竞赛内容
1、课堂教学竞赛以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重点考察参赛教师是否正确运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新要求,充分挖掘各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并按照规范的格式及要求撰写教案。
2、准确把握所授课程和使用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并及时将相关学科专业的新知识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融入课程教学;按照既定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科学选用教学策略、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3、正确运用各类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有效调控课堂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等。
四、竞赛程序
本次课堂教学竞赛分三级进行:即各教研室组织初赛,选拔选手参加院级复赛。各学院(部)组织院级复赛,并推荐选手参加校级决赛。
1、初赛要求
初赛时间:5月6日—27日。
各教研室应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参加初赛,参赛教师占比在50%以上,具体竞赛形式由教研室自主确定,但必须有一位及以上的院级领导参与指导,并担任初赛评委。
初赛应注重考察参赛教师对所授课程及教材的教学设计能力、课程育人能力和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在符合教学基本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优先推荐大胆改革课程教学,凸显高校课堂特色和课程思政功能,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任课教师参加院级复赛。
各教研室根据初赛结果择优推选教师参加院级复赛,推荐参加院级复赛的教师应准备提交相关的资料(见第五点)。
2、复赛要求
复赛时间:5月28日—6月4日。
各学院(部)组织复赛时,重在考察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把握能力,教学组织实施的规范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组织教学的能力,合理利用课程思政育人的情况,以及使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水平。
复赛评委对参赛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课件、课堂教学视频及教学反思等进行评审和评分,选拔确定代表学院参加校级决赛选手的名单。
各学院(部)在组织院级复赛时,须请二位以上校级领导、教务处和督评办领导参与指导,并担任复赛评委。
3、决赛要求
决赛时间:暂定6月11—22日。
各学院(部)推荐(指标见附件1)选手参加校级决赛,决赛由教务处具体组织。
决赛重在考察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科发展前沿、课程知识体系、生产生活实际和课程思政育人要求,进一步激发创新思维、分析研讨问题、拓展知识应用以及灵活组织课堂的能力。
决赛时,由参赛教师从复赛提交的教学节段中选取一个参赛内容进行教学,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为确保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决赛实行评委即时打分(评分表见附件2),专家现场点评,赛后评委根据选手分数排名与学科分布情况进行复议,确定获奖名次和推荐参加省级竞赛选手,在网上宣布并公示竞赛和推选结果一周。欢迎其他老师现场观摩和交流。
五、决赛选手提供资料
1. 所授课程1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要求梳理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教学设计之中。
2. 与教学设计对应的10个节段的教学课件,即15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重点内容节段,以及其中15分钟的课堂教学视频。
3. 撰写利用该教学视频组织教学的反思材料,要求在800字以内。
六、竞赛奖项设置
校级决赛设:
一等奖1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6名
优胜奖若干
优秀组织奖2个
七、本次竞赛注意事项
1. 教育厅要求各高等学校按学科分布推荐省赛选手:文科(语言类、管理类等)、理科(数学、物理学等)、工科(机电类、信息类、农林类等)、思政类。
2. 所授课程的教材选用要求:“马工程”教材、国家目录教材、工程重点教材等优质精品教材。
3. 参赛选手重点关注点:(1)课堂教学管理;(2)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改革;(3)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4. 各学院上报决赛选手时,同时上报以决赛选手为主的教师团队名单和学院推荐意见(见附表3)。
5. 各学院组织这次课堂竞赛,要求做到:赛前制定竞赛方案;赛中要有原始记录和相关资料;赛后要认真分析得失,写出总结材料归档,并报送教务处备案。
教务处
2019年5月6日
附表1:湖南应用技术学院2019年课堂教学竞赛决赛限额表
附表2: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校级决赛评分表
附表3: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推荐课堂教学竞赛校级决赛教师及团队成员表
附件见 /main/upload/201905/08/201905081621596846.doc